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湖南汽车制造业“弯道超车”?
发布时间:2023-06-05 17:03 作者:

       汽车制造业成为了湖南规模工业的新增长点。

      “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很好地反映了当下中国汽车发展的现状。

      随着中国汽车销量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汽车产业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和智能化变革的引领者。“拥抱新时代”不仅是车企的机遇,也是各省份在汽车领域赶超优秀、成为优秀的好机会。

      近日,湖南省统计局发布2023年一季度湖南经济数据,一季度湖南GDP达11659.85亿元,同比增长4.1%。

      其中,在工业经济领域,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7.5%,新能源汽车增长89.7%,锂离子电池增长20.5%。事实上,近些年湖南在汽车制造的赛道上,一直在寻找弯道超车的机会。

远超全国水平的汽车产业

      当前,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形成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京津冀等地区汽车和零部件产业集群。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广东、上海、吉林位居2022年中国汽车产能分布榜单前三。

      不过相比较传统汽车制造大省来说,一些省份显得后劲十足,其中就包括湖南。

      湖南汽车工业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因一些原因错过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黄金期,但是湖南人一直在追逐自己的“汽车梦”。2012年,也就是党的十八大之后,湖南省委省政府将汽车产业作为加速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把汽车工业作为重点支持产业领域。

      据湖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以2012年为起点,2013年至2017年间,湖南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7.6%。2018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4%,2019年汽车制造业保持17%的速度增长。在整个十三五期间,湖南规模工业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8%。

      这一速度,无论是和当时湖南省规模工业整体相比,还是与全国同行业相比,都处于领先。

      而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湖南汽车制造业逐渐在全国汽车版图中显露头角,并占据一席之地。与此同时,湖南省也逐渐跃升为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成为全国汽车生态圈的重要一员。

      省会长沙,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方面,近些年也表现得相当活跃。从2022年下半年以来,大陆集团长沙工厂、博大科工汽车轻量化精密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项目、湖南汽车制造配套产业园、湖南嘉迪汽车零部件二期项目等等,汽车行业新项目、新产品的落地和投产,持续支撑着长沙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强链补链。

      实际上,对于长沙制造业来说,汽车产业是长沙千亿产业中的“新秀”,2017年底,长沙汽车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正式跻身千亿产业集群俱乐部,并且成为长沙市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

      据长沙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增加值比上一年增长54.6%,增速比上年提高47.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46.3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2.7%。

      尽管长沙乃至湖南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传统燃油车领域,想要追赶传统汽车制造业大省,还是有难度的,而新能源这一赛道,是未来的机遇。

      近年来,湖南新能源整车产销发展势头强劲,市场渗透率提升。2021年,湖南省整车企业申报新能源汽车销售收入占全省整车销售总金额的56.0%,较2020年提升3.2个百分点。2022年,新能源整车制造销售收入超千亿,同比增长125.5%。在整车企业的带动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各环节配套不断完善。

      据统计,2022年湖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已超400户,实现上游“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配件、中游整车制造、下游充换电设施和动力电池回收等产业全链条覆盖。产业链相关企业2022年申报销售收入较上年增长112.1%。

      单以长沙而论,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量44.72万辆,比2021年增长238.5%,占全市汽车产量比重的62.2%,比2021年提高了34.7个百分点。

      聚焦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去年12月,湖南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从产业创新发展、产业做大做强、示范应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支持湖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 

“超车”的因素:新能源汽车产业

      从行业发展的增速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汽车制造业增长13.5%。也就是说,这一波湖南汽车制造业37.5%的增长幅度接近全国水平的3倍。

      而从内部数据来看,一季度湖南规模工业的增长幅度为3.9%,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8%,增长幅度都远远小于汽车制造业的增长。

      汽车制造业成为了湖南规模工业的新增长点,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占大头。

      新能源汽车的崛起,让湖南汽车产业顺利转型,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全产业链拉通,具备了一定的产业优势。

      今年3月,湖南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由比亚迪投资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项目、长沙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项目开工。据湖南日报数据,2022年,比亚迪在湘产值首次突破了千亿元大关。

      产业巨头支撑,是产业加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今,湖南有长沙比亚迪、北汽株洲、中车电动、天际汽车等12家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

      在雨花经开区,以比亚迪为龙头,晓光汽车模具为零部件商,先惠智能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模组生产商,汽车研究院为研发主体、职教城(全市最大的职业教育基地)和晓光“工匠学院”为教育培训基地、黄谷路 6S 街区销售为一体,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

      2022年,雨花经开区实现总产值752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产值682亿元,增长55%,占园区总产值比例高达90%;今年一季度,园区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产业链预计产值221亿元,增长215%。

      湘潭则在今年引进了吉利汽车9座及以下新能源商用车总部基地项目,预计年底前投产,将形成年产能15万辆。

      同时,湖南在研发制造方面也处于行业前列,例如中车时代电气、长沙比亚迪半导体的新能源汽车IGBT、中车株洲电机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此外,从全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来看,新型储能产业的强大支撑,也助推了湖南新能源汽车产业井喷式发展。

锂电池,先进储能材料

      据长沙海关发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全省外贸实现高速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成为湖南优势出口产品,合计出口14.1亿元,增长82.1%。

      同时,今年1至3月,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光电子器件和光伏电池等新能源相关产品产量,分别增长89.7%、20.5%、24.3%和14.4%。

      在“2022新型储能十大城市/园区研究报告”中,长沙荣登“2022年新型储能十大城市”榜首,宁乡高新区入选“2022年新型储能十大园区”。

      目前,在储能材料及动力电池产业领域,全省拥有规模以上企业近100家,形成了区域特色鲜明、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湖南将把新能源产业作为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重点培育,大力培育万亿级产业集群。

      在政策优势和行业的风口之下,未来,湖南紧抓机遇,拥有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弯道超车”的更多可能性。

来源:氪星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大道233号科技大厦

周先生13974957838 金先生18874711021

微信公众号

工作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