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动态

协会动态

逐“氢”踏浪向新行——协会受邀联合调研山东、上海、武汉三地氢能产业
发布时间:2024-09-19 11:40 作者:小志

        当前国内氢能产业的最新动态如何,作为中部地市州,又该如何发挥后发优势,高质量布局氢能产业?

        9月8日-13日,围绕氢能高质量发展这一课题,株洲市人民政府研究室与省电池行业协会组成联合调研组,开启对山东、上海、武汉三地氢能产业的深度调研之旅。株洲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党组书记崔家盛带队,省电池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涂志佳、省电池行业协会氢能分会秘书长王宏伟参加此次调研。

        山东:示范迸发的良性互动

        2021年,科技部重大科技示范工程——“氢进万家”落子山东,这项旨在推动氢能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加快氢能在交通运输、工业和家庭用能等终端领域应用的示范工程一经落户,山东的氢能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

        “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是“十四五”期间全国范围内唯一的氢能产业重大科技示范工程,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和科技部签署协议,共同推进,致力于实现氢能动力装置在高速、港口、园区、社区等场景大规模的示范应用,打造可示范、可推广的氢能产业的发展模式。自项目实施以来,在济青高速沿线打造了全国首个零碳氢能服务区,建成了全国首座高速加氢站,打通了全国首条氢能高速;建成了全国首座港口加氢站和全国首座氢能港口,并部署了全国首批氢能轨道吊开展了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的应用示范,在潍坊、淄博等地建成了低碳氢能园区。

       在青岛康普锐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青岛康普锐斯),调研组了解到,青岛康普锐斯荣获青岛市氢能源链主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全国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亚军等荣誉,获批山东省“十四五”氢能重大示范项目。 是一家专注于液驱压缩机的研发、设计及生产的氢能源装备领域的知名制造企业。

调研组在康普锐斯走访

       青岛美锦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000723)的子公司,近年来,山西美锦能源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全面升级为“五个一”战略:“一点(整车制造)、一线(燃料电池上下游产业链)、一网(综合能源供应网络)、一平台(碳资产、大数据管理运营平台)、一中心(氢能汽车运营中心)”。美锦能源探索了从研发到生产制造再到商业化应用的“氢能源全生命周期”创新生态链,持续打造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产业集群。 

        以小窥大,可见产业活力。

        奥扬科技是国内高压氢气瓶的龙头企业之一,近年来,奥扬科技完成了140-210L多种规格Ⅲ型氢气瓶的开发,正式开启了高压气态氢、液氢两条发展主线,目前年氢气瓶销量2万只,产能达到全国第二,从侧面印证了当前氢能产业蓬勃发展的现状。

        既瞄准当下,也布局未来。

        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由科技部批复建设,是燃料电池领域全国唯一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由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主体建设单位,联合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国重汽等行业优势单位共同进行建设。

        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的定位是致力于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打造在全球范围内燃料电池领域技术创新产业高地。自建设以来,中心在燃料电池的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的知识产权,开发了催化剂、膜电极、电堆、发动机等系列产品,并在重卡、客车、轻卡、矿卡、叉车、船舶等不同的应用场景开展了示范运行。依托“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中心开发160kW燃料电池发动机配套中国重汽黄河牌雪蜡车,服务了北京冬奥会,实现了我国在高端冰雪装备领域的技术突破。同时开发了国内首款大功率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打造了氢能低碳园区。

        上海:场景带动的创新活力

        来到中国五大氢能产业示范城市群之一的上海,这座城市在氢能产业上的创新活力,让调研组一行深受感染。

        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舜华新能源”)作为国内最早从事氢能技术开发的企业之一,在国内完成了多项氢能技术研发,包括燃料电池汽车车载氢系统、35MPa/70MPa集成式瓶阀、35MPa/70MPa高压加氢机、移动加氢车、高压氢循环测试系统。自“十五”以来舜华新能源参与了近四十项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上海市科研计划等国家级、省市级氢能科技攻关项目。舜华新能源五个主营业务方向即加氢站及氢能基础设施、车载储氢、气态能源高效利用、核电与特装及电解水制氢。据势银能链披露,2023年度车载供氢系统TOP10榜单中,舜华新能源荣获第一名。开发几十款车型,实现车载供氢系统产品在公交客车、物流车、重型卡车的批量配套,覆盖机车出口、70兆帕客车、70兆帕矿卡多项业务。2023年,舜华新能源为江西第一艘国内首艘氢电混合新能源高端旅游商务接待船“西海新源1号”配套氢系统。

在舜华新能源现场考察

        上海协氢新能源则融合了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及企业管理专家,目前与三大两轮车企、共享两轮车运营商、无人机行业头部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在小型氢燃料电池产品应用发展上,备受行业瞩目。目前协氢新能源已在上海市松江区设立研发测试中心,在山东省枣庄市与安徽省池州市布局生产基地。

        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重塑能源”)成立于2015年9月,总部位于中国上海,是以市场化为导向并具备全球化视野的领先氢能科技企业,产品及服务组合涵盖从上游制氢到下游氢能应用多个环节,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燃料电池分中心的依托单位,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燃料电池分会理事长单位重塑能源拥有一支国际化的高水平研发团队,在北美和欧洲设立了境外分支机构。同时,重塑能源是行业首家全面实现燃料电池系统、电堆、膜电极、双极板自研及量产的氢能科技企业,在长寿命、高可靠、环境适应性等商用车燃料电池核心技术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3年已售氢燃料电池系统总输出功率位居中国氢燃料电池系统市场第一,其中已售重卡氢燃料电池系统总输出功率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均位居中国氢燃料电池系统市场第一。

        在上海临港新片区的马路上,一辆青绿配色的公交车正在行驶,作为临港新片区投运的首条氢能源公交线路,“喝氢吐水”的临港7路公交引来了调研组的注意。

        早在“十四五”期间,上海临港新片区就宣布打造“国际氢能谷”。国际氢能谷,首期规划面积1.55平方公里,依托新片区的制度创新和氢能场景优势,致力于推动氢能制、储、运、用等全产业链发展。“国际氢能谷”现已聚集康明斯、陕汽德创、氢晨科技等30余家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了包括氢能整车、发动机系统、核心部件、关键材料、高端装备、场景应用、基础设施、检测认证为一体的全产业格局,是国内最具代表性的氢能产业发展的集聚地之一。为上海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生态,提升赋能产业发展的生命力、吸附力和影响力。

        武汉:院企合作的氢能新篇

        近年来,武汉氢能产业发展异军突起,密码之一便是政府与院企产学研用深入合作的高效联动。

由武汉化学石油学院发展而来的武汉工程大学,近年来在氢能源领域加大研究,引进燃料电池及氢能装备等领域高端人才,在膜电极、双极板、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氢能装备等方面,凝聚了一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

调研组一行与武汉工程大学座谈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调研组表示,希望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学校科技和人才资源优势,在能源化工、氢能源及燃料电池、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强深度合作,吸引更多人才落户株洲,推动更多优质成果在株洲落地转化,实现共赢高质量发展。同时,希望在氢能产业化上,两地能双向而行。

        此次调研,调研团队不仅目睹了氢能产业的辉煌成就,也深刻感受到了产业发展中的挑战与机遇。从山东的全产业链布局,到上海的创新驱动,再到武汉的院企合作,每一次的调研都如同一次思想的碰撞,激发着对未来能源变革的无限遐想。

        氢能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创新,还需要政策支持、市场培育和产业链协同。调研团队通过实地考察,对氢能产业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将为株洲市乃至湖南省在氢能产业布局上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大道233号科技大厦

周先生13974957838 金先生18874711021

微信公众号

工作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