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材料
供给、成本端持续施压,负极价格有望走高
近期中国锂电负极材料市场价格稳中偏强运行,负极材料原材价格持续高位,加之前期部分地区环保检查进入,负极石墨化开始限产,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应紧张;目前动力电池产业上下游整体订单饱满,负极材料成品持续供应偏紧。具体情况如下:
一、市场方面
主流企业表示自身受环保督察组影响较小,且近期将会结束,企业近乎正常生产,目前负极石墨化市场整体供应依旧偏紧,主流大厂配套石墨化产能逐渐完善,外加工依赖程度有所降低,当下仍有部分地区市场运输、物流方面受疫情影响仍在,原材料市场价格小幅上,部分石油焦厂家价格继续上行,下游采购商或将谨慎操作,转向针状焦采购,对针状焦市场价格有所利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生产成本,目前原材料价格上涨对负极市场头部企业来说,造成的影响和成本压力在可接受范围内,企业表示均有固定的长期合作的原材料厂家,多以锁量不锁价形式合作,原材料价格会跟随市场上涨但仍有议价空间,中小企业受原材料上涨的压力体现得更为明显,石墨化工序也需要大量地依靠外协加工,成本的增长已经难以消化,但受到市面上大厂价格的影响,中小厂家为了保持竞争力,价格也未做过多调整,而且负极企业同电池厂多以长单形式合作,为保证客户群体稳定,企业不会轻易大幅涨价,其中石墨化自供比例的企业由于可以更好的控制成本,在涨价幅度有限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保持合理利润,所以虽然当下成本偏高,但企业深度绑定下游大型动力电池市场,下游厂家对于上调价格仍不太接受。截止2022年4月19日,高端负极主流价格在7-7.5万元/吨左右,中端负极主流价格在5-6万元/吨,低端负极主流价格在3.5-4万元/吨。
二、供应方面
中国锂电负极材料市场整体供应依旧紧张。负极材料企业订单均较为充足,下游市场积极拿货,但是负极石墨化加工方面仍受到产能供应不足的影响,整体成品出货情况不佳,供应紧张,且国内疫情反复,多地爆发,运输方面有所限制,预计二季度大厂新建石墨化产能释放,可消化部分订单,随着疫情好转,运输方面会有所缓解。
三、负极石墨化方面
中国锂电负极材料石墨化代加工价格持稳。
中央环保督查组进驻内蒙、河北等地,部分企业受此影响出现停产限产等现象,负极石墨化产量有所减少。受疫情防控升级的影响,在物流运输方面管控加强,企业表示近期原辅料运输压力较大,加之油价上涨,运费成本明显增加。用作保温料的煅烧焦大部分在山东地区采购,但目前运输受限,现阶段以消耗年前囤货为主。
负极材料需求依旧处于旺盛状态,负极石墨化产能供不应求,石墨化企业多执行期订单生产,目前厂家多以生产重料为主,主因轻料成本较高,比生产重料多一步预碳化环节。石墨化与保温料的比例大约为1:5,保温料重复使用2-3次。
截至2022年4月19日,石墨化加工费用,负极轻料28000-30000元/吨;负极重料24000-28000元/吨,预碳化价格2500-3000元/吨。
四、需求方面
随着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行业的高速发展,未来市场整体开工情况仍将上行,二季度新增订单叠加,负极企业生产高位运行,随着动力电池进入新周期,下游高景气度持续,锂电池需求加速释放,拉动负极材料需求量快速攀升。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3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129.3万辆和125.7万辆,同比增长均为1.4倍,市场占有率达到19.3%,战略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
后市预测:预计后期中国锂电负极材料市场稳中偏强运行。对于负极企业来说市场整体供应紧张,下游市场需求热度不减,叠加负极石墨化供应持续紧张,且石墨化供应紧张的局面短期内不会得到缓解,主流大厂整体将保持满负荷生产运行,下游需求增长拉动,随着负极一体化项目产能逐步释放,2022年石墨化瓶颈限制有望逐步缓解,负极企业表示如果成本方面继续施压,高居不下,负极材料价格或将上行,但实际情况仍需跟踪落实,预计后期负极材料价格稳中偏强运行。